一、前言:
削刀在古代又称为削,或书刀。
《释名·释兵》:“书刀,给书简有所刊削之刀也。封刀、铰刀、削刀,皆随时用作名也。”毕沅疏证:“削刀即书刀。”
竹简写错了字,或者已经写了字的竹简需要将字去除重新写,就需要使用削刀将其削去以便重写。
自人们使用竹简开始,就伴随着削刀的使用。春秋、战国时期削刀种类就非常多,样式纷繁:
当然也会用以其他切割作用,如切割绳子或者其他切割工能,甚至部分削刀背部带有锯齿,同时有锯东西的功能。
由于多为铜质,因此使用往往有损坏,这也是为啥也常带有砥石(磨刀石),以便在有需要的时候磨锐。
二、多为单瓦面的情况:
到了汉代时期,出现一种总长27~28cm结构尺寸相对于固定的削刀,多为铜质,少为铁质(不排除幸存者偏差问题)。
但注意到一个情况,就是此类刀,大多数都是单瓦面。且刀刃朝下刀尖朝前时,瓦面在右侧。有极少数为双瓦面,并且未见无瓦面。
因此笔者有一定收藏,且相当能欣赏此类削刀,因此针对此款进行一个瓦面的分析。
三、成因分析:
可能产生的原因有很多,当前没有确切概论,但单瓦面确实有多种优势,因此以下仅做分析罗列,而尚未定论。
A、先说说为什么做瓦面:
1、节约材料:
铜属于有价值的金属,如果同样性能,使用的材料越少越好。较之于无瓦面消耗更多材料,有瓦面有一定节约;
2、刚性性能:
由于削刀使用青铜本身刚性是不如钢铁的,容易侧弯,使用瓦面结构往工字结构靠齐,会更不容易弯。
3、切削方便:
削木头或者削其他东西,瓦面区域留出一个下凹空隙,会有效防止贴合。
以切黄瓜、肉片为例,用平菜刀是不是会经常粘到刀面上?瓦面可以有效防止此类情况。
4、视觉美观:
因为汉代刀剑类,讲求棱角分明。分明不仅方面切割后分离不沾,而且视觉上也更加美观。
5、方便研磨整形:
由于刀会磨损,当进行研磨锋利的时候,如有瓦面,交界处角度更小,就更方便操作。
此外:
汉之前的削刀,就存在瓦面。
且汉同时期的其他刀,如拍髀、长刀,有瓦面,但均双瓦面。
6、小刃角更好研磨:
因为刀需要锋利,刃角就希望磨小。
结合前面整形的原因,如是可以更好控制研磨时的操作,否则容易磨成大刃角而没那么锋利。
B、再说说为什么是单侧:
1、方便维护研磨:
研磨的时候,单侧研磨即可保证重新达到锋利效果,因此只磨一侧比磨两侧节省一半工,就不需要磨量侧。
这也是为什么使用过的削刀,其刃的两侧宽度往往并不对称。
2、右撇子使用:
由于进化原因,我们大多数人是右撇子,因此使用右手为常用手,对应削刀的设计也针对右手设计。
使用时,下侧为平面,上侧为瓦面。那平面可能会方便压下之类,结构更好用。
对此如果是切竹简,背侧由于没有瓦面,接触磨损会相对没那么严重。
3、方便找平:
类似篾刀,单开刃方便削平。因为就算去掉一个位置的字,也不会单独挖掉,整体也会处理。
亦或写字的时候,本身会用竹子直接做成竹篾,就需要再找平成方便写字的平面。
C、再说说对比双侧瓦:
左边两个为单侧瓦,右边两个为双侧瓦。
因为青铜铸造的流动性原因,或削刀刀身有限制最薄厚度。
并且由于功能需求,可能大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对称使用方案。
双侧之所以出现,可能原因来源于对称性视觉需求或单侧没有功能特质需求等,原因不明。
因为双侧刀也存在左右刃宽不一致的情况,可能使用者也并不强调对称研磨。
四、总结:
由于文献,实用信息资料不全等原因。笔者没有更多资料进行使用分析,因此只能做一定猜测。
大抵单侧瓦面,还是在需要瓦的使用基础上,单手使用更方便,从而演化出来的。
而方便将竹篾找平,或许是最大的可能性缘由,因为实用性同时对应了文献关于削刀定位的部分。
附: